上回书说到周克用等人围猎遇到一只白虎,众人远远地跟随在后不提。却说当年在代州的一个小村庄里,树立着一座将军的石像,传说这尊石像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凡是得到石将军青睐的人,都会得到好运。有天,村中一位姓何的姑娘采花归来,她看到这尊石像,随手一抛,花篮居然不偏不倚正好套在石将军的颈上。没想到,这何姑娘回到家中,就有了身孕。在那时代,未婚先孕是要被人鄙视的。尽管何姑娘再三解释都无济于事,只能将孩子生了下来。亲朋好友渐渐远离,母子二人孤苦伶仃地生活着。
等孩子七岁那年,何姑娘带着他来到石将军面前,让孩子拜祭他的父亲。没想到,当孩子知道他的父亲竟然是这尊石像时,竟然发起狠来,一拳将石像打得粉碎。何姑娘见状,当真是又气又急。她逼小孩跪下向父亲请罪,并且让孩子将地上的石头拣起来一块块地安了回去。她给孩子取名叫做“安景思”(安进石的谐音),以此为记。
安景思的生活过得非常清苦,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这日安景思正在山坡上放羊,忽然出现一只白虎,群羊惊起,白虎顺势咬死一只。安景思正于石上酣睡,闻恶虎食羊,惊醒而起。只见他跳下漫汉石,脱了羊皮袄,伸拳便向白虎打来。那虎见人欲来打它,便弃了羊,血口怒吼,飞扑而上。安景思将身一侧,白虎扑空,他纵身跳至白虎背上,左手死揪虎耳,右手猛打虎额。哪消数拳,其虎已死于地下。 后人有诗赞云:
年少英雄不可当,数拳打死兽中王,
不为跨海黄金柱,定作擎天碧玉梁。
这时,晋王李克用与军士正在对面山涧上,见孩子年幼,竟能将老虎打死,端的是非常喜爱。他故意向这边说道:“你是哪家的小孩?把我家养的老虎给打死了!”小孩并不生气,看向李克用,说:“原来是你家养的老虎,怪不得不经打!不过你家老虎咬死我家的羊,你还我羊,吾还你虎矣!”说完提起老虎,撩过涧来,众皆惊骇。晋王令军士提之,无一能动。德威曰:“此人天生好汉,汝等众人,安能及之?”
程敬思对李克用言道:“这牧童方才打虎之时出手不凡,今不畏强势,语出惊人,莫非他便是飞虎上将?”李克用闻言心中大悟,问道:“娃娃,吾有一言与汝商量,可否近前说话。”只见牧童一跃过溪。李克用问道“汝姓甚名谁,父母何在,家住何方?”
牧童答道:“姓安,名景思,俺自幼有母无父,住在这飞虎岗上。”
晋王曰:“人禀天地,按阴阳二气而生,安有有母而无父之理?”牧童曰:“吾母何氏,当年二八年纪,并未许配他人,时值艳阳天气,同班姊妹,请母出游灵求峪,一来采花,二来游春玩景,行至皇陵,见陵中树立着一座将军的石像,众姊妹相戏曰:‘我等皆已适人,汝已及笄,尚未偕偶,今吾众人为汝保一丈夫,可乎?’母曰:‘可!但不知保着何人?’众曰:‘将此石人与你为夫,如何?‘吾母即向前抱之,呼曰:‘石人石人,汝为丈夫,吾心无异。’言罢各散,同众而归。当夜二更左侧,分明是石人容貌,来与吾母相会,母遂怀孕。员外觉之,究问吾母,母以实告之,员外不信,随逐吾母出外。吾母后在破窑过活,生吾七岁,沿门乞食,行至那坟边,让我拜祭父亲。石人被我推倒,头也打落,母亲教我去捧头来安上,复旧如初。母言安头为姓,遂取名安景思。我母子孤苦无倚,今投邓万户家,牧羊十年,人叫吾为牧羊子也。”晋王曰:“吾看汝气力尽有,不知武艺如何?意欲用汝,未见虚实。”安景思曰:“实不敢瞒,俺曾至铁笼山,得遇异人,传授一十八般武艺,但无进用之处,暂屈于此耳!”李克用闻言:“真是天赐良将也,吾乃唐帝驾下沙陀王李克用,今举兵南下讨伐黄巢,汝愿勤王建功,共赴国难否?”
安景思道:“师祖有临逝之嘱;景思存报效之心,今蒙恩宠,愿随主公。”
李克用扶起安景思大悦:“吾有十二太保,皆吾恩养,虽亲疏不同,胜如一体,今升汝做个十三太保,改名李存孝,称号飞虎大将军,就使薛铁山、贺黑虎二人为汝副将,听受约束。”存孝拜谢,遂以父王呼之。
晋王遣人唤邓万户至。曰:“汝认得此人否?”万户曰:“是我家牧羊的安景思也。”晋王言曰:吾欲领他同去中原讨贼,留下金帛,以为谢仪。”万户曰:“小民颇有家资,安敢受此?先见此子骁勇无敌,量必成器,曾以小女瑞云许之,既大王领兵讨贼,为朝廷出力,若有用处,即当奉命。吾之小女,少待送来。”万户言罢辞别而去,去不多时,已送瑞云及安景思之母来至帐外。晋王令人接入后帐,与刘妃同居。
却说晋王既得了安景思,不胜大喜,当日令人将死虎割头为盔,剥皮为袍,脚皮为靴;又令铁匠打造毕燕挝、猊铠甲、浑铁搠赐与李存孝。晋王曰:“存孝,你会骑马否?”李存孝曰:“我自来不会骑马,今愿试之。”晋王命将校选几匹好马,到帐前来,李存孝用手一按,那马扑地而倒,一连按倒数匹好马。周德威曰:“勇将必须雄马,临阵才能成得大事。”晋王曰:“我在直北四十年,只讨得一匹好马,名唤千里浑,快牵来与他骑。”李存孝仍将马一按,那马亦倒地,晋王曰:“如用此为将,甚与他骑?想起来西凉州进我一匹好马在哪里?”嗣源应曰:“在后营用两条铁索系在脊上,四蹄俱是铁索绊定,人不敢近。”晋王曰:“快将铁索解去,牵来与存孝,自去降伏。”李存孝欣然提着毕燕挝浑铁搠,到后营一觑,那马望存孝大吼,扑将起来,李存孝侧身一躲,左手抓住鬃鬣,翻身跳上,跑出营前。此马久不骑人,驮得李存孝,漫坡越岭,一径飞跑去了。晋王大惊,谓周德威曰:“你说勇将须要好马,今恐丧其命。”言未毕,只见李存孝跨马如毪,从山坡后跑将出来。
晋王看见人马无恙,大喜曰:“这马中用否?”存孝曰:“马便好,只是有些腰软,将就骑着罢。”
却说晋王次日升帐,文武恭贺礼毕,存孝谢曰:“蒙父王视以至亲,儿乞为先锋。”晋王乃壮其志,即取印与之。周德威曰:“不可,大王部下,有五百家将,十二太保,便将此印与存孝挂,诚恐他人议论大王有弃旧迎新之意。”晋王曰:“汝何主意?”德威曰:“可令众人与存孝同到营前比箭,分其胜负,如射得三箭中红心者,与以先锋印,方可掩众人之口。”晋王曰:“汝言有理!”是日,晋王戴冲天冠,穿衮龙袍,正中而坐,诸将侍立左右。晋王令人将红锦战袍一领,挂于垂杨之上,又设一箭垛,离百步为界,众将分为两队,十三太保穿红,五百家将穿绿,各带雕弓长箭,跨鞍立马,听候指挥。晋王传令曰:“如有射得三箭中红心者,鸣金击鼓以应之,即将红袍赏赐,随令挂先锋印。“晋王教诸将先射,言未竟声,红袍队中一将,骤马持弓而出,众视之,乃是十三太保康君立,把马飞纵,来往三遭,搭上箭,扣满弓,放射一箭,其箭未及射到箭垛,已自落地,金鼓寂然。晋王大怒曰:“一箭尤然不中,敢望挂先锋印乎?”喝令推出斩之。德威慌忙跪下告曰:“未曾出军,岂先斩家将乎?恐于军不利。权记过,后去将功赎罪。”晋王曰:“既如此,难以全免。”随令拿下,重打四十皮鞭。晋王怒气略息,康君立羞惭满面而退。自此积恨于怀,每日生嫉妒,有害存孝之意。
晋王叫众将来试,只见绿袍队中一将,奋武而出,众视之,乃副将夏日新也,遂骤马持弓,看垛一遭,第二番一箭正中红心,金鼓齐鸣。日新呼曰:“快取袍印过来!”晋王曰:“只此一箭,未足以当此职。”红袍队中一将,飞马出曰:“看我射来,显我手段。”拽满雕弓,连射三箭,只有一箭中红心。众皆喝彩,乃四太保李存信也。存信曰:“吾中一箭,不得此袍,合得先锋印。”晋王曰:“吾有言在先,汝何犯令耶?”信默默无言。红袍队中一将出曰:“你二人射中红心,岂足为奇?看我连射三箭来。”乃大太保李嗣源也。飞马翻身,背射三箭,二中红心。嗣源曰:“吾翻身背射,中却二箭,合得此印与袍。”
言未绝,红袍队中一将,飞马出曰:“汝翻身背射奇,看我射红心。”但见那人:
虎皮磕脑豹皮裈,衬甲衣笼细织金,
手内燕檛光闪闪,腰间利剑冷森森。
其人乃李存孝也。骤马到界口,扭回身,连射三箭,皆中红心,众人喝彩。存孝厉声大呼曰:“吾今三箭皆中红心,先锋定矣!看我单取锦袍,以示英雄。”拈弓搭箭,径往柳梢射之,一箭射断柳梢,锦袍坠下,存孝飞马取锦袍披于身上,往来驰骤一遭,下马对晋王面前拜谢。晋王遂令存孝为先锋,设酒相庆。
忽报辕门外有一支兵来索战,存孝曰:“父王且留杯中酒,待儿去拿一将来才饮。”言毕,飞身上马出营,大叫:“来将何人?”二人答曰:“吾乃飞虎山大将安休休、薛阿檀是也!”存孝更不答话,拍马向前。二将一齐迎敌,被存孝大喝一声,把二将活擒过来,勒马回营,其酒未寒。晋王大喜,即使二将归存孝帐下;存孝与之结为兄弟,折箭为盟,永相救援。
当日,晋王回入帐中,即令萧刘二妃送邓瑞云去与存孝成亲。二人行婚礼毕,即设合卺喜筵庆贺。后人有诗赞曰:
古云良将至难求,
英雄谁不觅封侯,
晋王只为推心腹,
赢得勋名到白头。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