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6章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同时,高拱还有个致命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导致他被朱翊钧罢免的罪魁祸首。
    【唐太宗】李世民:是人都会有弱点,至少这高拱是朕目前看到的明朝比较得力的臣子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高拱这人吧他很独断专行,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就是他根本听不进去别人一点劝。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一般这样的人当皇帝,下场都会很惨,更何况高拱他还只是个臣子,而且他非但听不进去别人一点劝,他还忍不了跟他意见不一样的人。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我们常说求同存异求同存异,要多听一听不同的声音,才不会故步自封,受人蒙蔽。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高拱根本不听,内阁里除了张居正,其他人都让他给踢出去了,一时间,高拱权倾朝野。
    李世民:......
    你们明朝还挺爱出权臣的哈。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高拱把张居正留下了,但这也没法说明他们两就是一致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恰恰相反的是,张居正和高拱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第120章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高拱跟张居正有点交情,但恰好张居正他是徐阶的门生。虽然后来张居正伙同高拱送走了徐阶,但徐阶心里还是有芥蒂,觉得张居正是徐阶那边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他们三的关系看上去有点剪不断理还乱,一下这两是一头的一下那两是一头的,但最后的赢家,是张居正。
    “没什么乐子了。”刘彻撑着下巴有点无聊的说:“还是看他们朱家的闹笑话比较有意思。”
    霍去病很耿直的说:“陛下,您之前听说天子冠被臣子戴,可是差点气得要跳起来了。”
    刘彻:......
    那能一样吗?
    一码归一码。
    先前他那是不知道明朝皇帝有这么废物。
    现在他已经知道了,他的阈值已经提高了。
    现在就算是帝师说明朝皇帝被别人蹲在他的龙椅上拉屎。
    朕都绝不会震惊!!
    朕已经变强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朱载垕死前把朱翊钧托孤给了高拱、张居正和高仪,但是这时候朱翊钧才十岁而已。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就在高拱继续排除异己的时候,张居正那边已经开始行动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就高拱这脾气,他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张居正伙同司礼监太监直接在皇后面前说高拱有不臣之心。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高拱自然是不会有不臣之心的,但是这会朱翊钧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张皇后她们不敢赌,直接连夜下旨把高拱赶出了内阁,让他滚回老家。
    嬴政摸摸下巴,这个张居正能力怎么样暂且按下不表,但是这手腕用得倒是一溜一溜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高拱被赶走以后,张居正一人大权独揽,终于可以实现他一直以来想要实现的目标,这一年的张居正已经四十七岁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他经历过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四人把控内阁的时代,如今,总算轮到他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其实朱厚熜在位的时候张居正也上书过,主张他的政治改革,但是朱厚熜和严嵩都没当回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张居正是个聪明人,既然没人当回事那他就不说了,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把明哲保身四个字贯彻到底。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有的时候,找对一个老师真的能少走很多弯路,至少徐阶对张居正是这样,他不但给张居正介绍官职,起草遗诏的时候还把张居正带在身边,就这样,张居正成功进入内阁。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张居正跟高拱的矛盾也来源于这里,徐阶带着张居正起草遗诏的时候,没有通知高拱,高拱这人的脾气前面也说过了,他直接就把张居正打成跟徐阶是一伙的了,认为张居正抛弃了他们年少时在国子监的情分。
    李斯听到这里笑了笑:“跟政治家讲情分,未免太可笑了,倒不如给对方展现你的价值,张居正之所以先跟高拱一起把他老师给踢出局,估计也是觉得他老师没有高拱好对付吧。”
    “是吗?”蒙恬问李斯:“丞相,那要是让你去跟他们三斗,谁能笑到最后呢?”
    李斯都不想搭理蒙恬。
    问的什么破问题。
    双方隔了几千年的时光。
    是能放在一个桌上比的吗?
    而且当着陛下的面拿他跟权臣做对比。
    这蒙恬是不是故意的!!
    肯定就是想害他吧!!!
    眼看嬴政的目光看了过来,李斯赶紧表明忠心:“我永远不会做权臣,自然不必跟他们这些权臣比较。”
    “就闲聊一下,看看你们谁厉害呗。”
    李斯简直恨不得有人能把蒙恬嘴缝上。
    这厮是铁了心要把他往火坑里推啊。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张居正一开始掌权的时候就雷厉风行的开始推行新法,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他深知明朝的病根,吸取前朝的经验,他也明白变法最不能的就是拖拖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