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5节
    朱允炆严肃地说道。
    郑和吃惊地看着朱允炆。
    一百五十名船长?
    这岂不是意味着此番下南洋的船只,至少也是一百五十艘之多?
    “皇上,大明水师的船只……”
    “船只的问题,你无需担心,朕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它们已经完成了。”
    “它们?”
    郑和疑惑。
    朱允炆轻轻吐了四个字:“龙江船厂。”
    郑和的目光中顿时闪过一道光芒,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重复道:“如此,太好了,太好了。”
    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代造船业的辉煌
    龙江船厂。
    这是一个在中国造船史上留下浓墨重笔的名字,而它的传奇,与那领先时代的超绝技术,惊人智慧脱不开。
    如果要在造船史上找一个坐标,来证明中国造船业的巅峰,那时间轴一定是明代,坐标轴一定是龙江船厂。
    毫无争议。
    但龙江船厂的辉煌与伟大,绝不是一朝一夕、凭空出现的,而是中国古代造船业经过第一次、第二次高峰之后的第三次高峰。
    说到古代造船,可以用“极其辉煌”四个字来形容,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遥遥领先于世界。
    在古籍《物原.器原》中记载,“伏羲始乘桴,轩辕作舟楫。”
    可以说在三皇五帝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最早的“造船”技术,只不过它们还只是浮具、筏具、独木舟等,如浮木、羊皮筏、“刳木为舟”的独木舟等。
    事实证明,战争永远是科技的催化剂,从古至今,从不例外。
    在夏商西周时期,木板船与风帆出现。而为了满足诸侯争霸的需要,造船术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帆、舵、浆不断出现。
    造船业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秦汉时期。
    《华阳国志》记载,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船舩万艘, 米六百万斛, 浮江伐楚……
    可见在司马迁八世祖司马错时期,秦国已经有了惊人数量的战船。
    秦朝造船业的发展,也与战争有关,史料记载,秦国为了平息南方战事,曾组织了一支庞大的船队,运输五十万石粮食支援前线。
    而秦始皇还进行了五次海上巡游,随行船只无数。
    很多人认为秦始皇是在寻找蓬莱仙岛,想要问道长生。
    但个人认为,这种认识未免小看了这位千古一帝!
    秦始皇海上巡游,极有可能是中国人海洋意识觉醒的一个表现,秦始皇对土地有着极度的渴望,现在土地打下来,自然也会将这份渴望转移到土地之外的大海。
    证据就是秦始皇不断迁移百姓至南方、沿海,若是求长生的话,嬴政完全没有必要大规模移民。
    汉代水师十分强横,其最主要的战舰名为楼船,楼什么意思,那就不需要说了吧,二层楼高都不好意思说出口,是近十层楼高!
    如果有人对这个高度没有感觉,可以看看自己住的楼层,大概数一数,就知道当年的楼船有多威风。
    这些楼船,往往分三层、四层或五层,每一层中还设置有防御敌人冷箭的矮墙,同时具备发射弓弩的窗孔,船体蒙有皮革,直接就像三个城墙叠高的建筑……
    三国时期,孙权控制江东,打造的楼船就有五层之多,一船可以容纳三千多人,另外还能塞进去八十多匹马,后世的什么铁达尼,也才两千多人……
    唐宋时期的造船技术,达到了第二个高峰。
    唐朝时期海上贸易与漕运都已经发展起来,扬州、嘉兴、金陵等地,都有造船厂。
    唐代崔融曾写下文字“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弦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贸往来,昧旦永日。”
    看看,弦舸巨舰,千轴万艘,抛开文人那该死的感性夸张手法,这一天至少也有数百艘船只往来。
    唐船舶体积较大,构造坚固,平稳性良好,日本所谓的遣唐使,就多次学习了唐代的造船技术。大唐实在是太开放了,没半点保密意识,不少好技术流落日本。
    宋代造船业的发展,多少还需要感谢下金国人,这里的感谢,可不是感谢完颜家提供了技术支持,而是因为北宋被完颜家给灭了,只能跑到淮河以南,偏安一隅,成南宋了。
    南宋不重视船都不行,万一人家飞过来,南宋小朝廷都混不下去了,在这个时期,出现了模型造船技术,就是先造个缩小比例后的模型,研究研究,然后再造船……
    而划时代的水密舱壁技术也出现在这个时期(一说出现于唐),即舱与舱之间用舱板隔开,形成一个又一个互不相通的封闭舱区。即使航行过程中破损一个船舱,也不会引起整个船只的沉没。
    需要说一点,那个沉了的铁达尼,虽然也学习了中国的水密舱壁技术,可是没学到家,技术还不过关,几个小时沉了也怪不了别人,谁让这些人上课的时候不好好听课……
    按理说,唐宋之后,造船业就应该轮到老朱家的大明发光发热了,毕竟元朝是马背上的民族建立的朝代,似乎元朝的造船术不值一提。
    但事实还真不是这样,虽然有些人刻意弱化了元朝,但属于元朝的造船辉煌是无法磨灭的。
    要知道元朝的国都是在大都,现在的北平,当时京杭大运河还不够通畅,这些人来到中原,也总不能天天啃羊肉,而他们所需要的粮食,主要运输途径那就是海运。
    据史书记载,元朝初期,其水师战舰的数量达到了一万七千九百余艘。
    当然,这与元军的某些习惯有关,比如要打一场战役了,先别打,造个几百、上千艘船再打……
    在元朝时期,海上航行的船只,几乎清一色是中国的四桅远洋海船,什么阿拉伯海船,根本就没有半点可比性。
    明代正是在元朝造船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之后打造出了五桅战船、六桅座船、七桅粮船、八桅马船,九桅——宝船!
    而宝船的诞生地,正是南京龙江船厂!
    朱允炆带着几名侍卫,与郑和一起前往龙江船厂。
    龙江船厂历史悠久,前身是南宋时期的“龙湾都船厂”。
    按照史料记载,自南宋淳祐九年至景定二年(1249—1261年)十二年间中,共造、修船三千二百一十九艘,可能力、规模可见一斑。
    朱元璋打下南京时,龙湾都船厂依旧存在,并在此基础上扩大了规模。
    龙江船厂分为两个厂区,南区为前厂,北区为后厂,均都水道直通长江。
    经朱元璋与朱允炆推动,龙江船厂已有九个船坞,格局上为南五坞、北四坞。
    龙江船厂的管理机构主要有两个,兵部与工部。
    兵部在龙江船厂下设了一个帮工指挥厅,承担着督造、监察任务,以确保造船质量。
    工部方面主要是由都水司负责,于龙江船厂下设了个提举司,专门负责写造船计划,掌管造船事务。
    而在这之下,还设置有数十个作房,如铁作房、木作房、细木作房、篷作房、索作房、缆作房、油漆作房……
    甚至为了给船上桐油,龙江船厂还在外面包了上百亩的桐树林,专门供应桐油。
    进入船坞,满是沉闷而燥热的气息。
    工部侍郎黄福早就得到消息,提前带人等候。
    朱允炆没有走几步,就感觉到额头有些冒汗,耳边充斥着叮叮当当的声响。
    众人行礼后,黄福介绍道:“皇上,这是工部都水司郎中万海平,兵部帮工指挥厅主事萧智,宝船总匠头梁尚才……”
    朱允炆含笑点头,认识过几人后,对梁尚才说道:“朕虽第一次来龙江船厂,但你的名字,朕可是看过多次,工部为你请功数次,朕可都记着。”
    梁尚才惶恐,连称不敢。
    朱允炆看向远处,有些激动地说道:“朕期盼了许久,终于成了,来,先带朕去看看!”
    黄福前面带路,走了没多远,绕进一处宽阔且长的坝子,便可以看到远处船坞中,停靠着一艘巨大的船只。
    “宝船!”
    朱允炆深深被眼前的巨舟所吸引。
    船艏正面有威武的虎头浮雕,两舷侧前部有庄严的飞龙浮雕,艉部板上方绘有展翅欲飞的大鹏鸟。
    眼前的船只,堪称后世的航空母舰,其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换算一下,长度大致是一百四十五米,宽近六十米,这意味着在这样的船只上,完全可以骑着马来回跑来跑去,举办个百米竞赛,说不定都不需要划弧线……
    船高十余丈,分为四层,每一层都沿船舷两侧设有炮位,黑洞洞的窗口打开着,里面还没有安装火炮。
    “还请总匠头为朕介绍一二。”
    朱允炆神色肃穆,诚挚地说道。
    梁尚才指了指前面宽阔的舷梯,对朱允炆说道:“皇上,还请登船一看。”
    朱允炆点头,看了一眼身旁的郑和,这个家伙也已经痴迷了,说到底,他更为期待海洋,因为他的信仰。
    踏着舷梯登上宝船,则是宽阔的甲板,船头设置有一层前舱,而船尾则设置了一座四层的舵楼。
    梁尚才指了指舵楼方向,解释道:“皇上,这舵楼乃是宝船最核心之处,一楼为舵手操作间、医官居所,二楼则为官员将领与外国使节居所,三楼设有神堂,供奉妈祖诸神,而最上面一层,则是观测气象、发出信号、指挥舰队的地方……”
    朱允炆深深吸了一口气,古人的智慧,绝不容小视,他们虽然不懂得那么多物理学,但凭借着他们的经验与思考,早已形成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ps:
    此一章,致敬古代造船业的先人。
    第四百三十三章 钢铁船?那还不沉了
    朱允炆听得津津有味,目光不时扫过宽阔的甲板,高大的舵楼,拍打着坚实的船舷,满是骄傲。
    这是一个极好的时代,一个划时代的时代。
    “船头前舱,可以安置一百余水手,整个船只底尖上阔,船头昂,船尾高……”
    梁尚才面带红光,感觉此时此刻无比光荣,一年多的日夜辛劳,全都值得了。
    朱允炆抬头看向,这宝船之上,设有九道桅杆,每一根桅杆之上,都挂有硬帆。
    而这种硬帆,与西方大航海时期的分段软帆不同,这类硬帆十分沉重,升起来很是费力,但是却有着十分高的受风效率,有助于提高船速,而且在桅杆之上,并没有设置固定的横桁,而是可以灵活调整方向,利用多面来风。
    “若是没有风,却仍需速度时,该如何办?”
    郑和询问道。
    在追击倭寇的时候,郑和不止一次遇到没有风的情况,倭寇小船划拉几下,跑出多远了,可是大福船需要划拉更多才可能追得上,有几次甚至差点让倭寇逃走。
    速度问题,是郑和十分看重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