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明国师 第457节
    当然了,思路这种东西,断了确实有天差地别的影响,谁也说不准,所以眼下汪与立一方,一定是极为不服气的,卓敬能理解。
    但是卓敬可以肯定,接下来,他将让汪与立一方心服口服。
    很遗憾,汪与立的杀招,恐怕没机会用了。
    而同样地,杀招,不只是汪与立有。
    姜星火同样交给了卓敬一招。
    这一招,卓敬确信,只要掏出来,就能让所有认为比赛因为意外干扰了汪与立所以不够公平的人,都哑口无言。
    因为这是提前问世足以震撼学界的思想。
    卓敬正襟危坐开口道。
    “董仲舒有言:仁人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
    然古人以利与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义光明。”
    没什么好说的,这是在欲扬先抑。
    随后,卓敬干脆利落地亮出了自己的杀招。
    “陈同甫有词云: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然所谓‘义’之一字,有一人之正义,有一时之大义,有古今之通义。
    轻重之衡,公私之辨,三者不可不察。
    以一人之义,视一时之大义,而一人之义私矣。
    以一时之义,视古今之通义,而一时之义私矣。
    古今之通义,唯有天下之通利,如此一来,方为公利,不为私计。”
    ——什么?
    明明是大夏天,这一席话却是听得汪与立如坠冰窟,他不可置信地看向卓敬。
    刚才汪与立还有些不服气,觉得如果不是爆炸声的打扰,那么自己或许能想出来更好的应对方法。
    然而当卓敬说完这段话的时候,汪与立知道,他输了,不管他用什么方法应对,都输定了。
    但是他不能理解的是,卓敬为什么会这么强?
    如果以辩经水平来看,北宋五子、朱熹、陈亮大约是第一档,他们都是能够开宗立派有自己理论观点的,相当于能自己写秘籍的存在。
    再往下,则是孔希路、被姜星火点拨后的姚广孝、未来曹端,这种穷究先贤理论,并基于额外深研所有经义的存在算第二档。
    再再往下则是汪与立、高逊志、卓敬、张宇初这种硕儒级别的算作第三档。
    第三档与第二档差别在于,第二档有一定的基于继承第一档基础上的开创能力,换言之就是有自己基于先贤秘籍研发的独门绝技,而第三档没有,第三档只是把先贤留下来的秘籍练到了极致。
    而第三档,就已经是一个天资聪颖、勤勉好学、有名师指导和学派传承的儒生终其一生努力,所能到达的极限了。
    但卓敬的杀招,明显超脱了第三档的水平,直接给“义利观”开创了新的定义和理论分支。
    从此以后,义有了三种定义,并且在最高层次上,“公利”成为了通行天下的“通利”,与那些亘古不变的“通义”相提并论,争放光芒。
    台下在短暂的沉默后,瞬间爆发了巨大的声浪。
    曹端竟是着了迷一般,反复念叨着这几句极为简短又极为精妙的话语。
    “一人之正义、一时之大义、古今之通义通义与通利,公利与私计”
    高逊志也是有些震撼,心潮起伏一时难掩。
    不过旁人却并未在意高逊志的失态。
    因为只要对儒学稍有理解的人,都能知道,卓敬眼下是拿出了破题开山的立意之论!
    能够亲眼见证“义利观”这个被儒家核心命题在争吵了上千年后,有了更进一步的新突破,这无疑是一个必然会载入史册的时刻!
    “心服口服。”
    高逊志看着台上的卓敬,神色有些莫名。
    在声浪稍微散去后,卓敬方才长舒了一口气:
    “公者重,私者轻矣,权衡之所自定也。
    后世儒者,行仲舒之论,既无公利,则道德风俗者,乃无用之虚语尔。”
    汪与立张了张口,最终无言。
    他没什么能反驳的了,即便是强行不合时宜地拿出自己的杀招,恐怕结局还是输,而且输的更难看。
    毕竟在辩经的规则里,没到自己的回合,没有回答完对方的问题,就强行把话题拽到关联性极低的方向上,就已经是输了。
    更何况,‘三义之论’甫一问世,就打开了义利之争的新篇章,注定是旷古烁今的。
    米粒之辉,安敢与皓月争光?
    “我输了。”
    随着这三个字一出口,在军队的有序扩音下,输了钱的士子顿时如丧考妣了起来。
    不过也有人看得开,能参与此番盛事,又聆听了新的义利理论问世,输点钱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两人相对行礼,卓敬搀扶着他走下擂台,临别之际,把着对方的手臂认真说道。
    “或许师道先生再年轻一些,方才就能想出更好的办法,率先使出杀招,我便输了。”
    汪与立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显然虽然辩经时间不长,但高强度的脑力计算,已经让他有些难以承受了,如果卓敬赖一点,能挺住他的杀招,就算没有藏着“三义之说”的杀招,单单是对耗,都有可能让汪与立在擂台上倒下。
    汪与立心悦诚服地说道:“胜负已分,不用安慰老朽了.只是老朽心头有一事不明,还请卓尚书赐教。”
    卓敬笑问道:“师道先生可是想问,这‘三义之说’是我提的,还是另有高人指点?”
    “正是如此。”
    卓敬微微拱手:“实不相瞒,国师所授。”
    汪与立一时失神,良久才怅然道:“听闻国师乃是谪仙降世,老朽本不欲相信,如今虽未见其面,仅听其理论言语,便觉得视野之开阔千载少有,不能一见,实乃平生憾事。”
    卓敬点了点头,替姜星火答复道:
    “我会转达给国师的,国师或许稍后便会登门拜访。”
    远处老僧入定的姚广孝睁开了眼,神色平静地望着这里。
    结果没什么太大意外,在他们的分析里,第一场卓敬赢得概率本来就大,只要能撑过前面的试探和较量,在合适的时机放出姜星火的准备好的杀招,那基本就是稳赢的。
    他身边的张宇初拿着茶杯想喝,又怕待会上去尿急,一副想喝又不想喝的样子来回移动茶杯,无聊问道。
    “你猜他们接下来派高逊志还是曹端挑擂?”
    按照擂台赛的规则,不是三局两胜,而是挑战方的三人需要一座擂台一座擂台挑过去才算赢,相当于接力赛既有可能一个人直接通关,也有可能挑战方的三个人全都栽在了第一座擂台上。
    当然了两种情况都不太可能发生,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挑战方和守擂方的水平基本上是差距不大的,这就意味着一挑二都很难成功。
    譬如汪与立虽然败给了卓敬,但卓敬的杀招被逼了出来,体力、脑力也同样被极大消耗了,那么接下来的挑战者,只需要规避掉卓敬的杀招,从另一个不相干的角度切入,获胜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辩经相当于回合制卡牌solo赛,是一招定胜负的游戏,也是容错率极低的游戏,水平相近的两人,一旦在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出现差距,或者储备的底牌上出现差距,另一方很容易把这微小的优势转化为胜势,从而获胜。
    “高逊志。”
    “为何?”张宇初有些诧异,随后细细分析道。
    “按理说高逊志应该是强于曹端的,那也就意味着能与你较量的,也只有高逊志。眼下对方又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一定是以保存高逊志的体力、脑力优先的,否则先派高逊志上来,即便赢了卓敬,甚至说他拼尽全力运气又足够好赢了我,到最后也一定会倒在你面前,那时候一个较弱的曹端,岂不是白送?他们这么排列,就输定了.”
    “故此,不如让更年轻体力更好的曹端去吸取汪与立的经验教训,尝试先赢卓敬然后通过熬时间的方式,把我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到枯竭的状态,给高逊志战胜我做铺垫。如此一来,高逊志才可能先赢我,然后与你决战,只有这种方法是他们有可能赢的。”
    “天师,你说的都对。”
    姚广孝安静地听完了张宇初的分析,点点头道。
    “所以?”
    “但是你的前提就错了,谁告诉你,高逊志比曹端要强?”
    姚广孝从大袖中抽出一张折迭好的纸,递给了张宇初。
    龙虎山大真人看后,面色凝重了起来。
    他遥望着前方,果然,随着一阵惊呼声过后,高逊志站了起来。
    汪与立彻底坚持不住,在给高逊志讲了自己所有想法后,被抬下去到阴凉地方喝绿豆汤了。
    而正如张天师的那般分析,在场的很多人都做出了一模一样的判断,那就是挑战方如果想赢胜率最高的方案,就是派曹端上去。
    这个分析,不可能高逊志分析不出来,而他自己上去,只代表了一种可能。
    ——他认为曹端比自己更强。
    故此,当转过弯来后,现场的哗然声如同潮水一般此起彼伏。
    本来有些沮丧的观众们,开始极大地期待起了接下来的强强对决。
    与第一场擂台赛的你来我往不同,大部分人都意识到,高逊志接下来的节奏,可能会很快。
    毫无试探,见面决胜负的那种。
    因为这就是他一贯的风格。
    ——————
    下关码头,李景隆等大船彻底靠到码头上后,缓步走下梯子,与宋礼和几位侯爵寒暄。
    “姜星火呢?”
    宋礼刚刚张口想要作答,极远处却忽然传来两声响动,紧接着城中某处黑烟腾空而起。
    “这是?”
    宋礼心头一跳,面上佯装无事,胡乱编了个理由说道:“曹国公无需担忧,这是在北面的校场在实验新式武器。”
    在军事方面,李景隆可不是这么好糊弄的,他一眼就看出来这是大量黑火药爆炸所造成的,根本不是什么新式武器,但当着日本使团的面,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随后,宋礼把话题扯了回来:“国师会亲自来接您,您且在码头稍歇片刻。”
    李景隆有很多话要跟姜星火说,此时自无不可,便真的在码头临时搭起来的彩棚中喝茶休息起来了。
    反正大明使团和日本使团的成员和货物都很多,下人、卸货,都要好长一阵子,皇帝和重臣们都不在,李景隆干脆也不急着走了。
    待李景隆喝了两杯茶,忽然听到前方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他侧过身去,只见数匹骏马从远处奔驰而至,片刻间便来到他的跟前。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