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21章
    “不是说萧定还在黑山那边吗?”郝越道:“萧定没有回来,西军一时之间只怕是拿不定主意到底该怎么办,所以这便是我们的机会。神堂堡李义只不过是萧诚的亲兵,能耐有限。”
    “话是这样说啊!”李澹道:“先集合所有的骑兵拿下定边城再说。定边城那里,没有太多的驻军,更多的是商人,那里的各类物资应有尽有,是西军与陕西路交易的商业中心,取下那里,我们后续的军队便不用再等待物资的调配,能用更快的速度进攻神堂堡,要在西军主力反映过来之前,取下神堂堡,就完成了太尉的要求了。”
    “各寨的骑兵、斥候集结起来,差不多有一千多骑!”郝越道:“足够了,我明天就出发。”
    李澹点了点头:“我随后就来,我会集结更多的攻城器材,神堂堡不是那么好打的,只有拿下了神堂堡,再加上李度那边的嗣武寨,我们才能掌握住一定的优势。守住神堂堡,便能扼住西军出横山的要道,而我们,却可以从嗣武寨随时出击,这便是张太尉想经营出来的战略优势。”
    “有太尉掌舵,这一仗,咱们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郝越倒显得很轻松。“等到各路援军到齐,说不定这一场战事,很快就能结束了,二三十万人呢!”
    “只怕没有这么容易!”李澹却很凝重:“横山不好跨过去,而且现在萧定的战略纵深实在是太大了,也许击败他容易,消灭他难啊!”
    “萧定麾下多是夷人,得势之时自然是众人都捧着,只要吃上几次败仗,只怕便要墙倒众人推了!”郝越笑道:“将军,咱们在陕西路上与夷人打了这么些年,对他们的德性,还不知道吗?当年李续,何等嚣张,被萧定打败之后,不就是如此吗?”
    “但愿如此吧!”
    一天之后,定边城下。
    隆隆的蹄声传来,城上的士兵手搭着凉蓬看向远方,他们对于即将要发生的大事,毫无所知,自然也就毫无戒备。眼见着来的都是打着大宋旗帜的骑兵,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西军的重心,都放在神堂堡,定边城,只不过是西军与陕西路交易的一处商业中心罢了。
    而这,也正是郝越这些宋军将领最希望看到的场景。
    萧定没有回来,西军即便是知道了一些信息,也拿不定注意该怎么做。
    张超也正是指望着打这样的一个时间差,也行拿下神堂堡从而掌握战略之上的优势,至于是不是因此而被人垢病逼反萧定,张超根本就不在乎了。
    随别人怎么说去,作为一个军人,他根本就懒得理会这些。
    他要保证这一仗,他能赢。
    要是输了,后果不敢想象。
    定边城里只有百来名驻军,而且还都是厢军,平时也就负责个秩序,维持个纪律,当郝越的千余骑兵兵临城下,没有费吹灰之力便控制了定边城,同时控制了城内所有的物资。
    在郝越欣喜地向后方的李澹报告喜讯的时候,却忘了却好生检查一番这些物资仓库,东西都是真的,但在这些仓库的中间,被掺入了一些极其危险的东西,只准备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爆发而已。
    第三百二十三章:伏击
    过去,从定边城到神堂堡,道路并不算好,一般人差不多需要一整天的时间,才能从定边城走到神堂堡。
    这个标准,曾经是萧定用来考察定边军士卒的一个标准。
    一个定边军士卒在穿盔带甲,同时带上所有的武器装备能在一天之内从定边城赶到神堂堡,他便接受这名士兵。
    当时这个标准,足足淘汰了一大半的定边军士卒。
    这还是在当时仍然是营将的郑吉华与雷德进二人拼尽全力收拢了一部分士卒的情况之下。
    而现在的郑吉华与雷德进,早就是西军之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二人奉萧定之命率部进攻西域,所向披靡,在西域,早就成了能止小儿夜啼的人物了。
    现在则不然了。
    数年持续不断地修整,使得定边城到神堂堡的道路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以前一天的路程,现在已经只需要半天时间便可抵达。
    郝越在拿下了定边城之后,立即便封锁了所有往神堂堡的道路,像郝越丘正解东这些人,也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于这里的地形地势大道小路,自然也是烂熟于心。
    用郝越对李澹所说的那般,便是一只苍蝇也休想在这个时候飞到神堂堡去。
    在定边城只不过等待了一天的功夫,李澹便已经集结了沿途堡寨之中所有的步卒,赶到了定边城。
    说是五千人,但真正抵达的,却达到了六千人,李澹带上了自己所有的亲军,张超也将自己的亲兵调配了五百人给李澹。
    不管是张超还是李澹,都对首战寄予了极大的希望。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顺利。
    从神堂堡内线那里传来的消息,果然如同李澹张超他们猜测的那样,西军的确是已经知道了萧禹死亡的消息,但因为萧诚不在,西军内部争论不休,没有一个统一的口径,也没有一个具体的章程。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萧定从黑山那边归来。
    像神堂堡那里,虽然已经取消了所有士兵的休息,进入到了一个战备的状态当中,但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什么。
    从昨天神堂堡那边居然还有一支送盐的车队抵达定边城便可以看出现在那边的确还没有意识到战争已经迫在眉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