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85章
    王承恩低着脑袋,走进殿内禀明。
    “宣。”
    崇祯皇帝言简意赅道。
    随着局势的逐步打开,崇祯皇帝是愈发忙碌了,尽管多数政务,被送到内阁那边,崇祯皇帝所主抓的,是他看重的那些谋划。
    但纵使是这般,依旧是很忙碌。
    “臣……毕自严,拜见陛下!”
    “免礼吧。”
    崇祯皇帝放下御笔,见毕自严的脸上,是难掩的激动和喜悦,眉头微挑起来。
    “毕卿,此来觐见,所为何事?”
    “启禀陛下,臣此番觐见,是禀明户部所征榷税、关税等事,就当前所掌控的情况来看,国库这边,今岁会增收四百多万两银子。”
    说着,毕自严捧起所持奏疏,王承恩见状忙快步上前,接过奏疏,朝御前呈递过去。
    “四百多万两银子?”
    崇祯皇帝一愣,接过奏疏,遂认真的翻阅起来。
    “没错!”
    毕自严难掩激动道:“张家口所开榷关,户部增设国税处,都取得不错的进展,特别是张家口榷关。
    从明确榷关重开,筹建十三行以来,云聚于此的商贾增多,所贩茶叶、丝绸、盐等物规模很大。
    土默特、察哈尔、喀喇沁等诸部草原势力,皆取得了互市的成效,甚至河套那边,也有不少贸易往来……”
    听着毕自严所讲的那些,崇祯皇帝脸上笑意更盛,对于游牧民族的草原势力,对外补充日常所需,是非常有必要的。
    特别是茶叶和丝绸,那一向是草原诸部最需要的,前者为了健康,后者为了信仰。
    万历朝为封锁制裁建虏势力,简单的关闭榷关和马市,不仅叫大明失去一项重要财源,还叫北疆诸镇遭受草原侵袭。
    而范永斗这批汉奸走狗,趁此机会大发国难财,使得建虏非但没有被制裁,还叫大明增加很多支出成本。
    “政策永远是没有错的,错的是人,方式方法。”
    崇祯皇帝合上奏疏,看向毕自严说道:“按照现有的趋势来看,户部这份奏疏,言明今岁能增收四百多万两银子。
    的确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毕卿,你要特别注意一点,有司对榷关的监管,必须要再加强一些,避免铁料、火器火药等违禁品,流出口外才行。
    当然厂卫这边,朕也会安排人手,多多进行秘密巡察。
    以范家为首的八大贼,此等令人憎恶的事情,绝对不能再出现,不然大明重开榷关,就是养虎为患。”
    “陛下英明。”
    毕自严作揖应道:“针对榷关的监管,户部明确了一些新规,甚至将会同都察院,一起参与监管。
    好的政策,想要从一始终,朝廷就不能放松警惕。
    就像军机处那边,裁撤一批京卫,尽管在朝引起非议不小,可在臣看来,这却是惠民利国的良策。
    关键就在于怎样去做。”
    崇祯皇帝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所推动的一些谋改,能得到像毕自严这样的大臣,心里的认可,就代表他走的路,是对的。
    大明,永远绕不过去的,始终都是财政问题。
    现在内帑的银子,是很充沛,但那毕竟不是国库。
    “说的好。”
    崇祯皇帝赞许道:“有毕卿坐镇户部,替朕当好财政的大管家,朕这心里才算放心很多啊。
    当前国朝的收支,依旧是不平衡的,甚至存在诸多的缺口。
    不过现在却有好的改变了,至少国库存银增多,那第一批战争债券,就算是真的到期,户部也能得到有效解决。”
    对于崇祯皇帝来讲,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财政问题的压力,不再自己扛着,要分担到有司官员的肩膀上。
    一个人扛。
    很多人扛。
    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和成效。
    至少这样一来,在推行一些新政时,所遭遇到阻力,就不会像先前那般大。
    不断渗透,潜移默化的谋改,远比搞什么轰轰烈烈的谋改,要来的更具成效,毕竟既得利益捏在手里,无论是谁,都不愿轻易丢手的。
    跟毕自严的这次交谈,叫崇祯皇帝看到大明财政,逐步改善的好现象,这远比在战场上打一场胜仗,要来的更实际!
    第二百三十六章 丰产
    银子。
    粮食。
    一直是崇祯皇帝最重视的。
    大明所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溯本求源下,都绕不开这两类。
    包括崇祯皇帝谋划的诸多部署,都需要银子和粮食来兜底,这是保障大明秩序稳定,最根本的事情。
    徐光启眉宇间难掩激动,撩袍朝乾清宫快步走去,平日里恪守礼制的他,此刻全然没这些想法。
    徐光启的官袍和官靴上,沾着一些泥土。
    过乾清门的时候,叫上直亲卫军的健儿,瞧见时很诧异,虽说徐光启进宫面圣很少,但每次觐见,那都是很受规矩的。
    怎这次却这般有失体统?
    “陛下,陛下!”徐光启撩袍快步前行,刚看到乾清宫,就激动的喊起来,“祥瑞,天降祥瑞啊!”
    侯在殿外的大汉将军、内廷宦官等,听到这骤响的喊叫,无不是眉头紧皱起来,循声看了过去。
    不过瞧见徐光启的装扮,无不一愣。
    王承恩手持拂尘,快步走出殿内,瞧见几乎算跑来的徐光启,下意识脱口道:“徐阁老,可是出什么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