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5章
    所以在做好研制火器火炮的同时,对现阶段生产的火药,鲁密铳、鸟铳、虎蹲炮等各类所需,都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才行。”
    崇祯皇帝心里也明白,在火器火炮的研制上,就算是再怎么心急,那也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窗户纸的确是好捅破,可这过程中完善的技艺,却是需要千百次的试错,总结相应的经验教训,才能跨过去的。
    “陛下……臣还有一事要奏报。”
    邓玉函此时上前,作揖说道:“先前陛下所言,要武备院锻造一款杀伤力强,能持续放血的三棱军刺,这一军械倒是做出来了。”
    “是吗?”
    崇祯皇帝闻言,眼前一亮道:“这里有成品没有,拿来叫朕看看。”
    三棱军刺,可谓是冷兵器的经典之作,以杀伤力强,所刺创伤极难恢复著称。
    在大明所处的时期,三棱军刺若能列装到军队中,在短兵相接之中,若能刺中敌军将士,那特殊的创伤面,就能让其持续放血,在恐惧绝望中致死。
    建虏八旗在这个时期,绝对能称之为最强陆军。
    八旗内有严密的等级划分,巴牙喇、红牙喇、披甲人、马甲、步甲、旗丁、养育兵、戈什哈、包衣阿哈等,加之建虏自有的耕战体系,那一旦组织起来,就是严密的战争机器。
    这也是建虏八旗,能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下,一次次战胜大明的原因所在。
    倘若三棱军刺能够批量生产,优先列装到东江军、勇卫营等部,在前线战场发挥奇效的话,那亦能起到积极地作用。
    “陛下……虽说三棱军刺,是做出来了,杀伤效果也很强。”在递给崇祯皇帝一把三棱军刺时,宋应星提醒道。
    “不过三棱军刺所需的铁料,要求极高,以现有的铁料锻造技艺,最多连刺甲具十余次,就会崩断。”
    “是这样啊。”
    崇祯皇帝闻言,把玩着手里的三棱军刺,双眼微眯道:“那就设法研制出更高规格的铁料,朕觉得掺杂某些矿料金属,是否能有效提升新铁料的属性?
    武备院遇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不能说只把精力都放在火器火炮的研制上。
    人手要是不够,就向司礼监呈递密奏,朕会派人解决。”
    “喏!”
    宋应星忙作揖应道。
    只是随行的邓玉函,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了,本想借此机会,趁着天子高兴,好提出传教事宜,现在看来算是泡汤了。
    对邓玉函的那点小心思,崇祯皇帝又怎么可能看不出呢。
    不过武备院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宋应星、焦勖他们手中,邓玉函、汤若望他们,也掀不起别的风波。
    虽说宋应星、焦勖他们,的确追崇西学,甚至宋应星也入教了,不过他们是大明的人,首要考虑的问题,并非是传教这种事情,而是如何完成天子交代的差事。
    天地君亲师。
    这对自幼接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宋应星、焦勖等一众人,那可谓是牢记于心的,似这样的思想,是邓玉函、汤若望这帮西洋传教士,所不能理解的事情。
    这才是属于神州的信仰,区区一帮西洋野蛮人,又怎会明白这些呢。
    第九十九章 灾民潮
    崇祯三年的大明,虽处在崩溃的边缘,然还远没到彻底崩溃的境遇,至少崇祯皇帝是这般认为的。
    山陕的流寇势力,尚未席卷中原、湖广等地,更未攻陷大明中都,掘了老朱家的祖坟,动摇大明国本。
    辽东的建虏八旗,尚未征服半岛,收编科尔沁等部,皇太极亦未登基称帝,创立鞑清之名,明满洲,立蒙古、汉军八旗。
    大明财政、吏治等等,都没有堕落到最黑暗的时候,甚至边地军阀势力,还没有彻彻底底的定型……
    “王伴伴,对武备院和西山火枪营,内帑再调拨一笔银子。”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伸手对王承恩说道:“西山那边,对国朝的未来,太过于重要了,绝不能叫他们所谋,有任何停滞之处。”
    “喏!”
    王承恩作揖应道。
    自离宫出巡西山,崇祯皇帝的心情,就跟着好了不少,看着西山的诸多改变,叫崇祯皇帝看到了希望。
    不管是武备院这边,还是所辖兵仗局、军器局等有司,亦或者西山火枪营,都在按照他的谋划前行。
    大明从不缺少人才,却缺少慧眼识珠的伯乐。
    若是能叫务实的良才,安排到合适的位置,给予他们绝对的支持,崇祯皇帝始终坚信,大明一定能变好的。
    “皇爷……军机处大臣王洽,内阁首辅韩爌,求见!”
    庞天寿匆匆走进东暖阁,向崇祯皇帝作揖道:“在真定、保定两府关隘一带,汇聚大批灾民,据两府所呈奏疏,入直灾民规模,或超三十万众。”
    “宣!”
    崇祯皇帝剑眉倒张,看向庞天寿沉声道。
    这灾民潮,来的还真够快啊。
    向陕西明发上谕,才多久时间,就有超三十万的灾民,汇聚到真定、保定两府治下。
    看来山陕两地的某些人,必然是利用起此事,甚至驱散治下灾民、流民,大举朝北直隶逃难啊。
    想起近些时日,自己在朝堂所做之事,杀了一批批贪官污吏,直觉告诉崇祯皇帝,事情肯定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