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4章
    “有可能、有可能……”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着传着就越发的离谱了。变成了张一航攀了高枝儿, 在部队娶了军长的闺女,不敢给家里说, 就这么拖着,不结婚也不退婚。
    甚至还有那好八卦的跑到唐月芬面前旁敲侧击:“芬儿,听说你家一航要娶军长家的闺女了?”
    唐月芬当时都懵了:“啥玩意儿,你说啥?这怎么可能,这不是瞎胡扯的吗?一航对象是兰兰,长瑞哥啥时候当军长了,我咋不知道?”
    哪怕她都辟谣了,但还是有些人啊,坚持自己臆想的才是事实,到处跟人说,安兰可怜,还没结婚就被甩了。
    安兰听说这个谣言的时候笑喷了,士官一般是不允许在驻地或者部队谈恋爱的。
    士官士官,听上去好像是官,其实则不然,士官就是职业士兵,比两年的义务兵高那么一丢丢,但最终还是兵,像以前的志愿兵,提不了干,转不了军官,最终的结果还是复员回原籍。
    当然,事无绝对,考上军校、或者立了大功提干当军官的也有,但那是概率非常低的。
    张一航就是一没背景的大头兵,可能会因为表现出色多续两三期士官,在部队多待几年再复员。
    农村娃娶军长的闺女留在部队飞黄腾达,这种事儿在梦里想想就行了。
    在部队累死累活拉练的张一航,还不知道他已经成了众人心中的张世美。
    唐月芬都快气成河豚了,这些三姑六婆真不是一般的可恶,抹黑儿子的名声,更有甚者竟然说他牺牲了,这话真是戳到了唐月芬的肺管子。她是越想越气,血压往上飙,头晕的躺床上起不来。
    张军旗一看这样,就给她找了个活,转移一下注意力。要说啥活能这么灵验,那就是盖房子。
    张一航家的房子是那种一层半的结构,平房上面加盖了半层,人上去得稍微弯腰,但用来存粮食、放杂物是很宽绰的。
    这房子有些年头了,张一航五岁的时候盖的,盖的是当时最流行的平房。那个时候盖平房是觉得比普通砖瓦房好看,晾东西、晒粮食也方便。
    后来发现,这平房不行啊,晒个粮食你得费劲巴力的抬上去,然后再抬下来,是唯恐自己累不死。
    夏天晒的屋里像蒸笼,能把人热死。下雨下雪天天,外面下大雨、飘大雪、屋里下小雨、飘小雪冻死个人。
    她们这儿平房就流行了一阵儿,后来就都盖成了一层半的带阁楼的房子。像张一航和安兰家这种盖好的,就在上面加盖了半层阁楼。
    这说着都二十多年了,虽然依旧结实,但到底比不了现在新盖的小洋楼。
    张军旗就张一航这一个儿子,夫妻俩又能干。张军旗头脑活,不光是种地,还年年去中牟做囤蒜生意。
    啥叫囤蒜?就是在大蒜收获的时候,从种蒜的农民那里收购大蒜,然后存到冷库里,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卖出去。
    想做这个生意要胆大心细,因为啥呢,你收蒜的时候是不知道今年到底啥行情。有可能你赚得盆满钵满,也有可能高价收了,到最后赔了个底掉。
    做囤蒜生意,就像炒股,风险很大,收益也很高。像张军旗,表面上看着不显山不露水,其实让他拿出来个二三十万是绝对没问题的。
    他是属于那种比较克制,年年控制着囤蒜的量,加上嗅觉比较敏锐。赚钱的时候多、赔钱的也有,但总的来说,比只在家种地强。
    关键是闷声发大财,他每年到囤蒜的时候,对外都说出去打零工,除了偶尔会跟着他试水的宋长瑞,谁也不知道他家存款折上的数字已经有六位数了。
    手里不缺钱,张军旗两口子商量了一下,就着手准备盖房的事儿。现在盖房不是跟后世似的直接承包出去不用管了。
    现在千头万绪的事儿多的很,从瓦片到螺丝钉,都得你自己跑着买。哪怕不缺钱,两层半的小楼盖下来,张军旗的腿儿都跑细了一圈。
    图纸是安兰找系统给画的,上面清清楚楚标注了数据,不识字的包工头也能比着照葫芦画瓢盖出来,两层半的小楼里面的户型设计比现在的合理多了,但又没有太超前的设计。
    跟后世五室两厅的户型类似,区别在于自己盖的房子,一楼二楼的客厅格外大之外,其他房间的面积也不小。除了一楼二楼各有卫生间之外,院子角落里也预留了一个卫生间。
    农村老一辈儿的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没有年轻人快,比起城市里那种抽水马桶,他们更喜欢用了几十年的蹲坑。
    以前他们庄有个老大爷去看上大学的儿子,住宾馆时,坐在抽水马桶上拉不出来。最后没办法,别别扭扭的蹲到马桶上,回来还到处说城市里的蹲坑太高,差点没把他给摔残废了。
    厨房是像现在大多数人家放到进大门,东边靠墙的那个房间。厨房地上铺地砖,贴满墙的瓷砖,上面吊顶、抽油烟机和太阳能、热水器样样都不缺。
    因为这个张军旗没少被人说嘴,兜里有点儿钱就烧的不是他了,厨房贴瓷砖、吊顶,还整个抽油烟机,除了乱花钱,屁用没有。
    但等到用了一段时间,很多人就发现贴瓷砖、吊顶、装抽油烟机的好处了。厨房烧锅炒菜油烟少,墙面熏脏了用毛巾一擦,照样跟新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