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极限警戒 第1506节
    琴丝解释的时候,慧远继续念道:“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言罢再念“阿弥陀佛”,缓缓闭上了眼睛。
    慧远所言对常人而言,可说是晦涩难懂,甚至有迷信的味道,可沈约深谙佛法,对此一听就明。
    《阿弥陀经》和大雪山度亡理论几乎一致。
    人临终各种感觉放大七倍,因此在临终时信善得善,为恶更恶。当然了,信善因不解、遭遇恶行而一念转恶,反入恶道也是常见的。对世人而言,临终一念极为重要,无论如何来加持都不为过,因为那决定你轮转再走什么路。
    可惜世人痴迷,宁可为考研考公千百遍的训练,却不肯花费一丝力气用于意志的磨练上。
    《阿弥陀经》明确的告诉你——临终时,你若能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一心不乱,在临终时,就会有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前往极乐世界。
    很迷信?
    其实不然,两种方法都强调了意志可创造奇迹。
    很简单?
    更是大错特错!
    一心不乱谈何容易?!你在梦中颠簸流离,一颗心不由自主,你在遇到临终更为迷乱的时候,能保持自主的一心不乱?
    你若真能一心不乱,实则就是身口意三者合一。
    身口意差别造业,身口意合一消业。
    多数世人从睁眼那一刻起,身不由口,口不由意,意不由心,整日谎话连篇、自以为得计的制造分裂,将自己的乐趣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想要一心不乱,实则难于登天。
    因此《阿弥陀经》并没有说错,可《阿弥陀经》并没有将一心不乱的难度详细描述。
    何也?
    是因释迦隐瞒?其实不然,因为世人虽然喊着迎难而上,实则多是见难则退,若是伊始就知道修行这般艰难,有几人有毅力去做?
    因此释迦说经的时候多是先唠叨几句——你要信我说的一切真实不虚,不过可以慢慢来。等到你除尘除垢,精力增长的时候,再渐渐接触难题好了。
    这和教小学生数学不能开始就教微积分一个道理,若是一开始就教的是微积分,恐怕没有几个小学生不怕数学的。
    唯有那些真有智慧之辈,方能明释迦苦心,持戒因次第行,进而突飞猛进的大彻大悟。
    第2251节 一心已乱
    修行理不难,不过明心见性而已。
    行实难,因为在一个污浊纷扰的世界,想要保持干净清静一心不乱需要极强的意志和一些方便的法门。
    法门并非越多越好。
    何也?
    这就和你学会了太多的人生道理,却始终过不好这一生般。根本原因在于,你知道万千法门,不知真意,不知实修,仍旧徒劳无益!
    就如篮球运动中,有人靠一个动作过人一百遍,有人用一百个动作过人一百遍,孰高孰低?
    不同的标准,自然高低不同,可你说时天下无敌,真正篮球在手,过人就会被断。
    假修行就如那些篮球评论家的评点,真修行就像顶尖的篮球运动员的实操。
    差别何在?
    一个是言行不一,一个身心一致罢了。
    沈约就是明白这些万千法门的统一之理,进而知道慧远修行非浅。
    慧远是真信,慧远是真行,赵佶忆起的情形应是慧远圆寂前,慧远坚信《阿弥陀经》所言是真,坚行《阿弥陀经》所言,在圆寂前,仍旧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他认为弟弟不应该有所怀疑。
    可慧持却明显有些心乱。
    原因何在?沈约念头出,慧远再度睁眼,略有皱眉道,“慧持,你究竟担心什么?”
    沈约暗叹一口气,预感到事情的不妙。
    慧远本来已一心不乱,这种时候,他只要以一心入定,随即融光就可得解脱。
    那时真有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前接引?
    沈约所知和常人所想截然不同。佛经多譬喻是因为心性永恒,着实不可思议,你可以将其当作太阳般永存。
    太阳终究还是会毁灭,可太阳的恒久,已超越太多人认知的极限,释迦为解释心性,只能再想办法告诉你,心性亘古神奇,远比你能所见、所知更要不可思议。
    在古代,这已是极限比喻。
    哪怕把这比喻放在现代,很多人都是不解、不信,但当宇宙扩到极限仍旧有宇宙之外时,一些人已经意识到到古人智慧的不可思议。
    因此《阿弥陀经》告诉你——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这种譬喻并不真正意味着有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发现有阿弥陀佛来接你,终究是你意志的产物。
    就和有些信徒认为上帝会派天使来接一样!
    真有天使?
    其实不然,只是在那种时刻,你的精神频率会到达不可思议的层次,让你和高频空间共振,送你达到高频的空间罢了。
    这就和僧人圆寂,径直进入一维空间般。
    在一维空间内,再看三界,那就和神农他们在三维空间看三界变化般,了了如照。当然了,这里的三维是相对线性二维真实世界而言。
    三维和一维的差别是——三维还在清晰的外延,穷极着宇宙的变化,就如道德经中说的常有欲、以观其徼般。一维空间却进永恒,就如道德经中提及的常无欲,以观其妙。
    老子和释迦般,都遇到无法对世人进行描述的层面,是以老子才会说——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心性微妙玄通之处,语言早就无法形容,逻辑同样难以推断,因为世人的语言和逻辑都是不完备的。
    你如何用不完备的东西来描述完备的系统?
    哪怕强自形容,因为世人的不完备认知,仍旧无法理解。
    沈约通贯佛道,再加上和神农他们的精神交互,对世界的诸相的理解已到洞若观火之境,因此见慧远圆寂仍念《阿弥陀经》,知道慧远修行高深,可见慧远仍靠念《阿弥陀经》准备圆寂,就知大有问题。
    真明心性之人,安住心性之中的修行者,就不必再假舟筏,彼岸已至,何用舟筏?
    在大雪山,有世俗之人知道临终修行秘法,会在自感要离去前,放下一切世俗之物,全力念咒坚意,修行奢摩他法,也就是止心一处的法门,临终前再请上师在旁,以对上师的信念为加持,求得临终清醒。
    采用这种教法的人,哪怕是面对最疼爱之人、最喜爱之物都要断舍,就是怕临终前目睹这些尘世爱恋,再入无明。
    是以世人那些请孝子贤孙灵堂痛哭流涕之举,着实愚蠢。而那些死在手术台上的众生,临终还要感受诸多痛楚的放大七倍,更显残忍。
    不然古人何以将寿终正寝当作是福报?
    真正在面对无法挽回的死亡时,放下一切,安然赴死才是正念,若有诸多念头,每一念都可能将亡者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况。
    慧远圆寂前,只留慧持在身边,实则和大雪山的临终秘法类似,都是在圆寂前断绝尘世因缘,让精通教法的人助力进而避免轮转。
    慧远知道弟弟修行深厚,留弟弟在身边,就是想弟弟在他临终时助他一臂之力。
    可慧持心已乱,慧远因此亦有了牵挂。
    因一起,缘就攀,缘蔓延,报就有……
    以沈约之见,慧远要化解这场因缘方可再想着圆寂,或者慧远径直断了疑问之念也是解决,如慧远般,圆寂前非要问个明白,绝非明智之举。
    赵佶回忆这些事情,并不知道因缘微妙,沈约却对这个过程清清楚楚,知道慧远这般举动是要出大问题的。
    慧持已然发问,“我等如入净土,可还能回转?”
    一言落,诸处皆静。
    在观看这段因缘的人着实有几波人——暗界的叶宣儿的和暗界的大众,明界的暖玉和石田秀子,八百年前宋时的琴丝,累劫四世的奇人夜星沉,不是人的天涯,还有尚在天庆观的天师张继先……
    这些人齐聚一处,睹此因缘,均是全神贯注,因为他们多不再纠结自身小事,而知道任何经历的因缘,都是影响到自身、甚至遍及所知的一切空间。
    等听到慧持这般问,太多人竟是深有同感——前往净土真的那么好?这尘世间,若不回转,有何趣味?
    沈约微皱眉头,知道慧持已有烦恼,一心已乱。
    慧远显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怔了半晌方道,“为何要回转?”
    第2252节 有问题的佛
    世人多是一意过一生。
    不是一心一意的过完一生,而是执着一念,沉迷其中,等到霍然回头,才心生困惑。
    慧远看起来同样如此,他在得睹三经一论后,就如发现个崭新的世界般,一心求佛,念念及佛,不经意得不可思议的神通后更坚向佛之心,只想着按照《阿弥陀经》所言前往净土,但真没想到过,进入净土后又该如何?
    不回来吗?
    一念疑,心生惑,惑一起,着实不可断绝。慧远刹那间心烦意乱,沉声断喝:“阿弥陀佛。”
    以往的时候,他念佛号是为明心静念,去除尘垢,但此刻念佛显然是要力斩心魔。
    他精读佛法,知道心魔起,就是前往西方净土极乐世界的最大阻碍,因此一心想要除魔,喝声起,慧远、慧持却均现诧异之色,因为他们面前竟有波纹荡漾。
    空间异变!
    沈约自在明界的时候,就屡次看到这种空间异变的情形,如今看到这般情形,就知道有人利用高科技撕裂了空间。
    谁有这般能力?沈约追寻答案时,一人的身影显于他的脑海。
    慧远、慧持却显然是头一次见到这般情形,相顾失色间,就见有一佛坐在空间那头的空中。
    少人见过真佛,但华夏自从白马驮经,佛教盛行后,中原各处着实有太多佛像的身形。
    那佛高高的肉髻,螺发密实,看面相饱满圆润,法相庄严,赫然就是慧远心中阿弥陀佛的模样。
    慧远见状,不由起身跪倒道,“弟子恭迎阿弥陀佛。”
    沈约皱下眉头。
    一念凡夫一念佛!
    有人虽是凡夫俗子,可偶尔的一念,其实和佛主所言的觉悟并无二致,凡人同样可说出佛语,区别是,觉者能说出觉语是基于深刻的本性认知中,并且言行合一,而凡夫终究无法维系自身的正念,无法在世俗看其的异样中坚持己见,很快会坠入世俗的洪流中。
    修行者亦是如此。
    很多人碍于悟性,只能靠勤修苦练安住一念,靠这一念希望证悟解脱,这种人多称自了汉。
    何为自了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