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登堂入室 第71节
    要不是鹤山书院的嫡传弟子,要不是苏州的世家子弟。
    元允中......真的是只是一个来宋家打秋风的落魄子弟吗?
    他觉得自己疏忽了元允中。
    而只认识简体楷书的宋积云......看了那副对联好几眼。
    笔走龙蛇。
    她一个字都不认识。
    听洪熙和元允中这么说,她不禁笑道:“早知如此,我就应该送洪公子张芝的发帖——我外祖父曾经收藏过一副邱中仁邱大人临摹的张芝发帖。”
    这下不仅洪熙,就是元允中也颇为惊讶。
    宋积云笑道:“我外祖父曾经在鹤山书院读过书。邱大人的这张法帖,就是当时我外祖父的一位同窗送给他的。”
    洪熙惊喜道:“没想到我们两家还有这样的缘分。我也曾在鹤山书院读过书。”
    这下轮到宋积云惊讶了。
    苏州的鹤山书院,是江南的三大书院之一。
    百余年来,不仅考出了很多的举人、进士,还曾经出过好几位大儒。
    她的外祖父就曾一生都以曾经在鹤山书院读过书为荣,常常拿出来说。
    宋积云就笑道:“等我回去了去库房里找出来,再派人送过来。”
    洪熙连连摆手,道:“君子不夺人所好。怎敢当宋小姐如此厚礼。”还感慨道:“难怪宋小姐的书画都堪称一绝,原来家学渊源。”
    宋积云不解。
    她画画还可以,书法就很一般的了。
    洪公子何出此言?
    洪熙笑道:“前些日子我祖父得了一对年年有余的红矾供盘。我祖父见了赞不绝口。后来一打听,说那供盘上的图样是宋小姐亲手画的。我们都大吃了一惊。”
    宋积云颇为意外,道:“是那套金鱼的年年有余图样吗?”
    时下人们在设计年年有余的图样时,都喜欢用鲤鱼。她因为见识多,玩笑般地的画了一套金鱼水草的年年有余图样。她父亲很喜欢,拿去做了图样。成了宋氏瓷器最畅销的图样之一。
    洪熙笑着颔首,道:“正是那套金鱼水草的年年有余图样。”
    宋积云也不过是站在后世的肩膀上回头看,没想过把这功劳揽在自己的身上,连道着“不敢当”,“不过是无意在孤本上见过,拾人牙慧。”
    洪熙却不驻地称赞:“宋小姐太谦虚了。想必不止你一个看到过那孤本,可能想到设计出这样一幅图样,也只有宋小姐。”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得热闹。
    一旁的元允中瞥了洪熙一眼,又看了看宋积云,端起茶盅,闻到因为杀青杀得不够火候而豆香不够醇厚的龙井,眼底闪过一丝嫌弃,又放下了茶盅。
    而洪熙的话已收尾。
    他道:“说实在的,宋小姐今天不过来,我过几天也想去拜访宋小姐的。”
    宋积云认真地听着。
    洪熙道:“我弟弟马上不是要及冠了吗?我祖父想烧一批订制瓷作为我弟弟及冠的赠礼。”
    第95章
    宋积云愕然,但心念飞转。
    洪家二公子的及冠礼是九月中旬。
    距今不到半个月的功夫。
    最多能烧两窑了。
    可她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还了洪家送泥料的恩情,只要还有转圜的余地,她就会尽力而为。肯定不会立刻就拒绝。
    “难得洪老太爷喜欢。”她斟酌道,“不知道老太爷是有现成的图样?还是想我们这边帮着重新设计一个?大致上要烧些什么器物?多少件?最迟什么时候要?”
    洪熙听着就吩咐身边的小厮去他的书房把放在书案上的一幅画拿过来。
    “九月正是遍插茱萸的时候,我祖父想以茱萸为图样,烧一批福禄葫芦。”他转身对宋积云道:“正巧我们家收藏了一幅《九月九登高图》,想从里面截取一个图样。你看来得及吗?”
    宋积云松了一口气,笑道:“你们有现成的图样就好!是要烧青花还是釉上彩?”
    洪熙苦恼道:“按理说应该烧青花。青花只要烧一次,容易一些。可照我祖父的意思,及冠礼应该热热闹闹才是,烧釉上彩更好。可这烧釉上彩要烧得好,颜色是关键......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到底烧什么好?宋小姐是行家,还请你帮我拿个主意才好。”
    这个时候的釉上彩烧出来的颜色都不正,的确是个问题。
    宋积云就想着能不能茱萸烧成矾红,枝叶仍用青花。
    但这需要时间。
    她犹豫道:“先把图样和器物大小定下来再说吧!”
    洪熙点头。
    小厮拿了画卷过来。
    洪熙对宋积云道:“宋小姐随我来。”
    推开花厅的门,里面是个雅室。
    四面是齐腰的书架,中间是张放着文房四宝的大书案。
    树冠遮着屋顶,满室的浓绿。
    宋积云欣然前往。
    洪熙站在书案前,亲自打开了画卷:“是前朝李公麟的书画。你看假山石脚,我祖父就想截取石脚的茱萸做图样。”
    宋积云低头认真地观看:“他画了四、五丛茱萸。若是全用在福禄葫芦瓶上,会不会有点多?葫芦瓶上绘画案,通常斜画一丛,或者是只取三、五个红果,画一满瓶。”
    洪熙思考道:“若是斜画一丛,怎么截取?若是画三、五个红果,又怎么画?”
    做生意,原本就应该顾客至上,何况洪家还曾经雪中送炭。
    宋积云左右张望着纸和笔。
    洪熙忙帮她铺了宣纸,递了笔给她,还打开画盒开始给她磨墨。
    宋积云铺了宣纸,快速地临摹了其中一丛茱萸,又临摹了右上角一簇茱萸果。
    “若斜画一丛,就取这一丛。”她指给洪熙看,“若是画满瓶,就取用这簇果子,在福禄葫芦瓶上画九个、十二个、十六个不等。”
    洪熙从她下笔起就目不转睛地盯着看,没等她画完其中一丛茱萸时已开始啧啧称赞,等她画完,指给他看时,他更是不由自主地凑了过去,道:“宋小姐不愧是宋氏窑厂的当家人,不说别的,就这手工笔画,线条明快,简而细腻工整,只怕整个景德镇都找不出几个能和你媲美的。”
    “哪里!”宋积云谦逊道,可被洪熙这么一路赞扬下来,纵然明白人家还是在交际应酬,心里也还是很高兴的,“我这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
    她抬头朝着洪熙笑了笑。
    那眼眉,就如绽放的夏花,灿烂明妍,瞬间点亮了有些幽绿的雅室。
    洪熙一愣,心里突然涌现“朱萼缀明鲜,灼灼火俱燃”的诗句来。
    他目光都变得灼热。
    坐在花厅里的元允中,只觉得刺眼。
    红漆书案前,宋积云和洪熙并肩而立。
    正午的阳光透过枝叶照在他们的身上,仿若在他们身上洒下无数的金箔,让宋积云望着洪熙的脸庞妍丽而明媚,微微俯身和宋积云说笑的洪熙更从眼底流淌着如烈日般,挡也挡不住的热情的笑容。
    漂亮得如一幅色彩浓丽水粉画。
    连他们周边的气氛都变得静谧恬熙起来。
    元允中瞳孔微缩,扬着下颌,慢慢地站了起来,推开了花厅的窗。
    “咔嚓”一声轻响,热浪夹着花木的馥香扑了进来,在清凉的花厅里漫延。
    宋积云和洪熙不由自主地朝声响的方向望去。
    元允中背着手,身姿笔直地站立在窗前,正远眺着院中开得灿烂的花木。
    感受到两人的目光,他转过身来,倚在窗边,晒然地回望着他们,一副“出了什么事”的样子。
    端是玉树临风,器宇轩昂,一派风光霁月的样子。
    洪熙直觉不喜,暗暗皱眉。
    宋积云却不禁扶额。
    她怎么把这祖宗忘了!
    他关键的时候虽然不会掉她的链子,可也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
    他好心陪她来洪家,她却只顾着和洪熙说话,把他撇到了一边,他会不声不响地在旁边等着才怪!
    宋积云略一思忖,索性笑着拿了刚刚画的图样笑着从书案后走了出来,道:“我画了两个图样,你帮我们看看,哪个比较适合?”
    他的画她是亲眼见过的,水平可比她高很多。
    她还是很相信他的鉴赏力的。
    元允中目光清冷,定定地看了她几息功夫,这才眼睑微垂,视线落在了她手中的宣纸上。
    不过是寥寥几笔,却将那茱萸的浓艳勾勒的栩栩如生。
    他挑了挑眉,徐徐地道:“还不错。”
    宋积云不禁眉眼带着几分笑意,道:“你觉得哪个好?我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元允中右手搭在窗边,并没再多看那图样一眼,语气却很随意,道:“时间太紧,斜画一丛好了!”
    宋积云微愣。
    不得不说,他提醒了她。
    画师画画也是需要时间的。
    福禄葫芦瓶通常都有尺高,满瓶画花可比单单斜画一丛需要花费的时间多多了。
    她之前疏忽了这个细节。
    元允中的话说得有道理,可说话的方式未免太容易引起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