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章
    可林云笙觉得,陆钧行应该不是不清楚谢燃的心理活动,他只是……
    林云笙又回忆了这几次陆钧行的表演方式。
    他只是在害怕。
    简单地休整过后,李安凯大手一挥,宣布重新开拍,场务将场记板伸到镜头前。
    “《焚烧》四十七场第二镜第五次,开始!”
    晃动的镜头代替谢燃的主观视角,猛地冲上前去,一把将父亲按倒在沙滩上。
    作为贯穿整部影片的暴力与恐惧,父亲第一次露出了他的正脸,被生硬地拉到了烈日下。
    陈沫紧随其后,来到自己丈夫身边。她双手握住尖刀,高高举起,刀刃一把插入男人的腹部,她喘着粗气,嘴角是触及快意地上扬,眼眶里涌动着道不尽的雨水和怨念。
    陈沫把刀递给谢燃。
    这是他们之前约定好的,要做彼此的帮凶。
    谢燃颤抖着接过尖刀,手腕却被奄奄一息的父亲抓住。
    “cut!”这场戏又被李安凯临时叫停了。
    林云笙皱起眉头,他知道,陆钧行这一遍的状态仍然不对。
    李安凯在视听语言上所追求的暴力,是靠近现实的残酷与冷峻。
    没有缓慢的镜头,没有激昂的配乐,甚至没有大段的内心独白——就是凶器在瞬间接近肌理,然后造成不可挽回的暴力。
    “其实在递刀之前的状态都是对的。”李安凯按照谢燃在电影里的姿势,上前蹲在饰演父亲的演员身侧,准备再进一步做示范,“在此之前,我们都是迅速的动作戏,但递刀是一个慢下来的缺口。”
    “你的表演问题在于,你延续了这个慢缺口。”
    李安凯示意陆钧行仔细看:“我要的效果是,当父亲抓住你的手腕,你的第一反应不该是于心不忍地犹豫,而是本能的……”
    国际上有两套公认的表演体系,简单概括下来就是体验派与方法派。
    陆钧行年少成名,并没有经过任何系统性的表演训练。所以每当他饰演一个角色,就会习惯性地拿自己生活中底色相近的一件事情,与电影情节做连接,不断放大情绪,最终达到导演对角色的要求。
    而在这场戏里,陆钧行的共情失控了。
    谢燃的这一刀,比陈沫的多了一层道德负重,刺下去就意味着,他要杀死普世价值观里的伦理纲常,杀死自己血浓于水的亲生父亲。
    畸形的爱会推着谢燃去支持陈沫,选择她自己所期待的未来,可能是继续学业、可能是参加工作、可能是再去嫁人,不知道,剧本里没有写。
    可无论怎么掰着手指仔细算,谢燃都不是这件事情里的直接受害者。
    他只是个为情所动的杀人犯,罪有应得的帮凶。
    于是当陈沫最后下决心摆脱这个家之后,谢燃注定孤立无援。
    而对陆钧行本人来说,他的孤立无援,大抵是来源于自己咬牙坚持的导演之路。
    现在距离中影大学的导演系校考只剩三个月的准备时间,面对一大群朋友与长辈的规劝,陆钧行的身边甚至只有一个没答应他请求的半吊子老师。
    林云笙闭上眼睛,几乎能想象到陆钧行不可避免的恐慌。
    他叹了一口气,指甲逐渐陷进掌心的软肉里,疼痛与印记在此刻一并活跃。
    大概是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林云笙的抑郁症变得愈发严重。
    他在每周二和周四,都要去专业的咨询师那里做深度心理治疗,然后周五到医院的门诊看病拿药。
    那段时间,由于近事记忆力的消退,林云笙的时间感也逐渐变差,经常要列一大堆清单和笔记,才能勉强跟上大学的群体生活。
    然后在某个寻常的周五,当林云笙接过药物,正准备辨析上面的字样时,他不由得呆愣在原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林云笙感觉自己仿佛退居到了一颗遥远的星球上。
    回过神后,他机械地迈动步子,走到旁边的排椅上坐下,又将装在袋子里的一大堆药全部拿出来,试图整合起药盒上的信息。
    终于,林云笙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他失去了识字的能力。
    这听起来荒谬极了。
    原本近事记忆力地衰退,就已经足够他去煎熬,但事实就是,现在的林云笙不管再怎么努力去尝试,他还是只能将行就木地看懂每一个字,却没办法练起来理解其中的含义。
    起死回生的泪腺,滚落下掷地有声的崩溃。
    林云笙无措地用手捂住眼睛,他大庭广众之下堂皇地体会到人生的荒诞与悲凉,锋利疲软的时光像河底淤泥般汩汩作响。
    林云笙一度偏激地认为,是这个世界先放弃他的。
    现在临近期末周,以林云笙目前的情况根本没办法参加考试,因此他找到医生开诊断证明,打算按流程申请缓考。
    申请文件上要有班主任的签字、辅导员的签字、最后还要学院主任的签字。
    在这样的规则之下,林云笙只好一次又一次地递出疾病诊断书,在一遍又一遍地盘问中把自己的病情剥开,解释给一知半解的外人听。
    班主任与辅导员将关心的话语一遍遍说过,却仍然掩盖不住她们眼底心有余悸的紧张,仿佛她们面对的不是一名学生,而是什么洪水猛兽。
    林云笙其实完全理解这些焦灼的反应。